|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34號
《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已經一九八九年一月三日國務院第三
十一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發布施行。
總理李鵬
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九日
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證特別重大事故的調查工作順利進行,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別重大人身傷亡或者巨大經
濟損失以及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故。
第三條 本規定適用于特別重大事故(以下簡稱特大事故)的調查。但國家
法律、法規已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條 特大事故的調查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
第五條 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非法干預特大事故的調查工作。
第二章 特大事故的現場保護和報告
第六條 特大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地的有關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
第七條 特大事故發生單位在事故發生后,必須做到:
(一)立即將發生特大事故的情況,報告上級歸口管理部門和所在地地方人
民政府,并報告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歸口管理部門。
(二)在二十四小時內寫出事故報告,報本條(一)項所列部門。
第八條 涉及軍民兩個方面的特大事故,特大事故發生單位在事故發生后,
必須立即將所發生特大事故的情況報告當地警備司令部或最高軍事機關,并應當
在二十四小時內寫出事故報告,報上述單位。
第九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歸口管理部門,接到特大事
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向國務院作出報告。
第十條 特大事故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
(二)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三)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
(四)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
(五)事故報告單位。
第十一條 特大事故發生單位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接到特大事故報告后,應
當立即通知公安部門、人民檢察機關和工會。
第十二條 特大事故發生地公安部門得知發生特大事故后,應當立即派人趕
赴事故現場,負責事故現場的保護和收集證據的工作。
第十三條 特大事故發生單位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由有關部門參加
的特大事故現場勘查工作。
第十四條 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
物件的,應當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
物證。
第十五條特大事故發生后,特大事故發生單位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
實際需要,將特大事故的有關情況通報當地駐軍,請駐軍參加事故的搶救或者給
予必要的支援。
第三章 特大事故的調查
第十六條 特大事故發生后,按照事故發生單位的隸屬關系,由省、自治區、
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歸口管理部門組織成立特大事故調查組,負責事故的
調查工作。
涉及軍民兩個方面的特大事故,組織事故調查的單位應當邀請軍隊派員參加
事故的調查工作。
第十七條 國務院認為應當由國務院調查的特大事故,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
授權的部門組織成立特大事故調查組。
第十八條 特大事故調查組,應當根據發生事故的具體情況,由事故發生單
位的歸口管理部門、公安部門、監察部門、計劃綜合部門、勞動部門等單位派員
組成,并應當邀請人民檢察機關和工會派員參加。
特大事故調查組根據調查工作的需要,可以選聘其他部門或者單位的人員參
加,也可以聘請專家進行技術鑒定和財產損失評估。
第十九條 特大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事故調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專長;
(二)與所發生的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
第二十條 特大事故調查組的職責如下:
(一)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情況;
(二)查明事故的性質和責任;
(三)提出事故處理及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所應采取措施的建議;
(四)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
(五)檢查控制事故的應急措施是否得當和落實;
(六)寫出事故調查報告。
第二十一條 特大事故調查組有權向事故發生單位、有關部門及有關人員了
解事故的有關情況并索取有關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
第二十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礙、干涉事故調查組的正常工作。
第二十三條 特大事故調查組寫出事故調查報告后,應當報送組織調查的部
門。經組織調查的部門同意,調查工作即告結束。
第四章 罰則
第二十四條 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者,特大事故調查組可建議有關
部門或者單位對有關人員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
責任:
(一)對已發生的特大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故意拖延報告期限的;
(二)故意破壞事故現場的;
(三)阻礙、干涉調查工作正常進行的;
(四)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特大事故調查組查詢或者拒絕提供與事故有關
的情況和資料的。
第二十五條 特大事故調查組成員有下列行為之一者,由有關部門給予行政
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調查工作不負責任,致使調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二)索賄受賄、包庇事故責任者或者借機打擊報復的。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特大事故的處理,由組織特大事故調查的部門或其授權的部門
負責;國務院認為應當由國務院處理的特大事故,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
門負責事故的處理。涉及軍民雙方的特大事故,由國務院、中央軍委或者國務院、
中央軍委授權的部門負責事故的處理。
第二十七條 本規定由勞動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八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關于印發《特別重大事故調查
程序暫行規定》有關條文
解釋的通知
勞安字[1990]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廳、局(勞動人事廳),國務院各有關部門:
根據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九日國務院令第三十四號發布的《特別重大事故調
查程序暫行規定》第二十七條“由勞動部負責解釋”的規定,我部在廣泛征求意
見的基礎上對《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有關條文作了解釋,現發給你
們。各地區、各部門在貫徹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告我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
一九九0年三月二十日
《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
有關條文解釋
為了正確理解和貫徹執行《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以下簡稱《
規定》,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九日國務院令第三十四號發布施行),現就《規定》
的有關條文解釋如下:
一、 對《規定》第二條的“本規定所稱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別重大
人身傷亡或巨大經濟損失以及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故”應如何理解?
解釋:凡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即為《規定》所稱特別重大事故:
1、民航客機發生的機毀人亡(死亡四十人及其以上)事故。
2、專機和外國航空客機在中國境內的機毀人亡事故。
3、鐵路、水運、礦山、水利、電力造成一次死亡五十人及其以上,或者一
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一千萬元及其以上的事故。
4、公路和其它發生一次死亡三十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在五百萬元及
其以上的事故(航空、航天器科研過程中發生的事故除外)。
5、一次造成職工和居民一百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
6、其他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故。
二、 對《規定》第三條中“國家法律、法規已有規定的除外”應如何理解?
解釋:國家法律、法規已有規定的除外:是指全國人大或國務院發布的有關
法律、法規已有明確規定的,應按已有規定條款執行。如: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
告就須繼續按國務院一九五六年發布的《工人職員傷亡事故報告規程》執行。
三、 《規定》第十六條“特大事故發生后,按照事故發生單位隸屬關系,
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歸口管理部門組織成立特大事故調查
組,負責事故的調查工作。涉及軍民兩方面的特大事故,組織事故調查的單位應
當邀請軍隊派員參加事故的調查工作”應如何理解?
解釋:特大事故發生單位直屬于國務院歸口管理部門的,一般應由國務院歸
口管理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特大事故發生單位直屬于地方的,一般應由省、自
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事故調查組。
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等涉及多部門、多地區和軍民兩方面的特別重大事
故,國務院認為有必要時,由全國安全生產委員會負責組織事故調查組。
四、 對《規定》第六條“特大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地的有關單位必須嚴
格保護事故現場”應如何理解?
解釋:本條文中“事故發生地的有關單位”系指當地人民政府及公安等單位,
也包括參加搶險救護的軍隊。武警、民兵組織和事故發生單位。
特大事故發生后,當地人民政府在迅速組織上述力量積極進行搶險救護工作
的同時,要對待大事故現場實行嚴格的保護,防止與特大事故有關的殘骸、物品、
文件等被隨意挪動或丟失;困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需要移動
現場物件的,應按《規定》第十四條辦理。 |
|